有好一陣子沒看到既有趣又有內容的不可不可

廚房的人類學家,作者莊組宜本是人類學的準博士,棄博士帽而去迎接廚師高帽, 好有意思的想法! 

這不是一本工具書,更不是什麼奮鬥史,更別想裡頭會很很多秘技食譜書,[當然還是會有拿手菜單啦 不過偏少少少]還是誠意十足,

莊組宜小姐,雖然她已婚,但書中帶短輕鬆俏皮的口語,讓人覺得她還是個少女,帶有蠻衝的少女!

 

  如她所說,30歲不算起步晚,又加上她有個口袋夠份量的母親,和支持她的好老公,當然萬物皆可拋啦![好棒的人生和勇氣]

她也具備了對食物料理的尊敬跟崇愛.

'烹飪是介於自然與文化間的重要媒介'這句話其實剛開始看到還覺得這也太麻辣鮮師了吧...挺熱血的. 不過每往後翻一頁又一頁........   所有大至大廚小至剝菜葉剪根莖的學徒...[容我不說小學徒 有些學徒可是年紀有令人起立敬禮的呢...] 對每個小細節的仔細跟尊敬,和每道菜從空盤的無到出菜口的有 再再讓我想要起立敬禮鞠恭再鞠恭...

 

為什麼米其林餐廳會如此的高貴昂貴,又覺得'高貴不貴'這句話就是在形容這樣的體制. 原來背後付出的細節 ,小至切丁擺葉都是每位辛苦的雙手,耗廢多少的青春年華就為了成就你口中的這塊丁啊... 怎能用價格恆量它值多少呢? 說這句的同時,如果是我 也是只肯花一次錢去體驗低..必竟我這苦命人的肚皮只跟'露邊ㄊㄣ'比較媚取... 反正還是致上最高敬意[遠目 ...廚房]

 

說道 蛋捲是基本功, 看起來越容易做的東西,越是顯現的出紮實的功力神功,這點在食神裡周星馳以為我們親身示範過啦~~~ 現讓我吃越簡單的食物越對它必恭必敬.[再敬禮]

 

當現代人都習慣微波盧這種人人都是廚神的工具時,都早忘了雞鴨魚才是我們真正的食物,現代人在乎的變成只是在乎卡路里.礦物質.膳實纖維等等的,其實吃進去的都是加工添加物, 嗯 沒錯就跟現打果汁和市售的濃縮果汁的營養跟價位就了了ㄅㄟ...

廚神的腦袋跟我們的腦果然不同...說的出 每一口都是文明的對應與文化的衝擊...我還不太能了這其中的奧妙.....所以那是僅限上流階級的貴氣族群才能體會的吧.....

青菜蘿蔔各有喜好,雖然我的小胃胃很嚮往能裝這樣食物~~~但親名一點的價格我相信也是有令人起立鼓掌的故事滴.......套句大廚說的....'多做得永生啦'  哈哈

 

 

內容取自博客來.......

聽,台灣料理人說廚房的故事!

  本書是作者從學院到廚房、不求學位只求美味的田野調查+心得分享。暢談在美國麻州劍橋廚藝學校習藝、在香港飯店餐廳實習及工作的甘苦見聞,以及對廚房百態、食材應用與當今飲食風潮的觀察心得。

  1998年秋,作者第一次離家,辭去國中教職到紐約攻讀文化人類學。學院裡人人都有念不完的書與寫不完的報告,為了減壓,有人跑步,有人練瑜伽,有人喝啤酒,有人上教堂,但對作者來說,沒有任何一種活動比洗菜切菜,淘米醃肉這樣熟能生巧的機械性動作更能安撫焦慮與紓解壓力。每天下課買菜做菜成為她留學生活的例行休閒。

  婚後,伴隨丈夫學習的因緣,作者因著廚藝夢想的覺醒進入了劍橋廚藝學校研習專業廚師課程,自此從學院走進廚房,進入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知識領域,追尋另一個夢想。

  作者回憶以前每次跟人家說她是念人類學的,得到的回應往往是「好深奧哦!」口氣中夾雜著景仰、不解與同情。現在告訴人家他是個廚師,社交簡直無往不利──不管是哈佛學生,家庭主婦,乾洗店老闆還是水電工人,人人都表示高度興趣與善意,會做菜忽然變成一種很炫的技能!如果他們得知作者放棄博士學位追求廚藝,幾乎大家的反應都是「好極了!」在美國,作者求新求變與追逐夢想的勇氣似乎比堅忍不拔和光宗耀祖重要。

  2006年9月,作者開始於網上經營部落格「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其實也算是作者的一卷網上田野筆記。作者回頭看一些早期的篇幅,驚訝自己當初揉個酥皮麵團也緊張兮兮,站幾個小時就喊累,才發現兩年下來自己不只廚藝精進,思考也越來越像個廚子,就是人類學家說的,已經 「土著化」了。這些筆記內容林林總總,有些談人物,有些談烹調技巧、食材特性,貫穿其間的主軸是作者從一個愛做菜的研究生變成餐廳裡專業廚師的學習過程、所思所感。在此集結成書與大家分享,希望讀者透過文字也能感受到動刀玩火、烹魚割肉的樂趣,下回上餐廳吃飯時或許能想像一下桌上的菜是怎樣一群人為你準備的。如果看了這些經驗能讓讀者們也想進廚房發揮一番,那就再好不過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300m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